在工業循環水處理、鍋爐給水監控、飲用水安全評估及環境水質監測中,鈣、鎂離子濃度是衡量水質硬度的核心指標。過高硬度易導致設備結垢、降低熱效率、縮短使用壽命。在線鈣鎂離子分析儀能夠實時、連續地監測水中Ca2+、Mg2+含量,為水處理系統提供精準調控依據。然而,其測量精度高度依賴正確的操作與維護。掌握在線鈣鎂離子分析儀的科學使用方法,是確保數據真實可靠的基石。

一、安裝選址:奠定穩定基礎
儀器應安裝在遠離振動、強電磁干擾、高溫高濕的環境中。取樣點應位于水流穩定、具有代表性的主管道上,避免死水區或氣泡聚集。確保取樣管路短直,采用耐腐蝕材質(如PVC或不銹鋼),防止二次污染或堵塞。
二、預處理系統:保障進水質量
待測水樣需經過濾、調壓和除氣處理。安裝5~10μm精密過濾器,去除懸浮物和顆粒雜質,防止傳感器污染或堵塞。若水壓過高,加裝減壓閥;對含氣量高的水樣,應配置脫氣膜或氣液分離裝置,避免氣泡干擾電極響應。
三、傳感器活化與校準:確保測量基準
更換電極前,需按說明書進行活化處理(如浸泡電解液)。定期使用標準鈣、鎂溶液進行多點校準(建議每周一次),驗證儀器線性與準確性。校準過程中確保標準液新鮮、標簽清晰,避免交叉污染。
四、參數設置與模式選擇
根據應用場景設定測量范圍(如0.1~100mg/LCaCO2)、報警閾值及輸出信號類型(4-20mA、RS485等)。對于總硬度測量,確認儀器是否自動計算Ca22與Mg22之和;若需分項測定,應啟用相應檢測模塊。
五、運行監控與數據記錄
通過顯示屏或上位機軟件實時觀察測量值變化趨勢,發現異常波動應及時排查。定期導出歷史數據,用于趨勢分析與合規報告。注意檢查清洗周期設置,確保自動清洗功能正常執行。